地球环境所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物源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6日
】【来源: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对东亚气候、大江大河演化、生物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青藏高原中北部目前的地貌格局以盆-山耦合为特征,这种格局是何时开始形成以及高原中北部的可可西里盆地晚白垩以来的物源变化如何,都是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黄土与气候变化团队联合国际多个研究组通过高原中北部沱沱河剖面(37-19.7 Ma)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并结合中-新生代区域地层分布、物源组成、古水流方向、稳定同位素等资料,分析了区域岩石剥蚀-物质搬运-盆地沉降等过程,提出:1. 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沱沱河盆地物源区岩石锆石组成及比例在37-19.7 Ma期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2. 晚白垩至早中新世,唐古拉山(中央分水岭)是可可西里盆地的主要物源区(图1)。从早中新世开始,风火山是另外一个重要物源区,但相比较于唐古拉山,仍是一个次级物源区;3. 地层沉积特征、地层沉积年龄、构造变形强度、古水流方向、碎屑锆石年龄谱以及同位素等证据显示晚白垩至早中新世存在一个连通广阔的可可西里盆地(图1, 2),青藏高原中北部的盆-山耦合地貌格局至少在晚白垩纪就已经逐渐开始形成。
研究结果发表于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李乐意,常宏*,Andrew Zuza,吴晨,强小科. 2024. No significant provenance changes in the Hoh Xil Basin, central-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to the Early Miocene)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3.104338。
相关研究受到二次青藏科考(2019QZKK0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2023)、中科院先导专项(XDB40010100)、崂山实验室(LSKJ202203300),以及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SKLLQGPY1804)的联合资助。
图1. 东西可可西里盆地物源及对比分析
图2. 晚白垩纪以来可可西里盆地物源变化示意图
相关下载:无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