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东亚古环境资源点。数据库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陆干旱区为重点,通过对现有古气候、古环境及相关实时观测资料的搜集、整理、数字化、集成、模拟以及二次挖掘,以正在进行的相关国家科研项目为基础,在多个国家大型项目的支撑下,建成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东亚区域的多源原始环境数据,古环境记录数字标本与代用指标,古气候与环境数值模拟结果等古环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力求为我国乃至世界科技事业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
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是我国唯一的一个以古环境数据集成与共享为单元,涵盖不同时间尺度(十年、百年、万年甚至百万年),不同特色研究区域(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等),不同学科门类(土壤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生物学、气候学、水文学、地理学等),集地球系统五大圈层数据决策服务与专业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古环境数据中心,是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目前拥有的特色数据资源包括:
1)构造尺度(几十到百万年)、轨道尺度(万年)、千年-百年时间尺度的冰芯、湖泊沉积等以及较短尺度的石笋、树轮高分辨率数据;
2)干旱区、季风区、季风干旱过渡区等不同地理单元(罗布泊、黄土高原、青海湖、江汉平原、云南鹤庆盆地等)的高质量岩芯资料;
3)粒度、灰度、同位素比值、孢粉、介形类等不同类型环境记录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代用指标;
4)涉及矿物学、地球化学、生物学、水文学、气候学、环境学等多学科古环境数据。如粘土矿物、磁性矿物、元素组成、盐类指标、有机分子单体的同位素组成、花粉、摇蚊、孢粉、植物残体、炭屑、硅藻、地表径流重建数据等;
5)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要对象的不同圈层的地质环境记录和数值模拟数据。如风尘通量、铝通量、珊瑚荧光光谱、海洋同位素、海表温度,重建的古温度、古降水、古风场以及古气候模拟输出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