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029-62336213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内容阅读
《古今风云·青年论坛》第二期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会议手册)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7日 】【来源: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为了推动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多学科交叉,拓展科研宽度,深化纵深发展,强化科研中坚力量,进一步扩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影响力,中科院青促会地环所小组秉承和发扬研究所《古今风云》论坛的精神与风格,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筹办《古今风云·青年论坛》。论坛将通过多学科融合,扩展科研维度,孵化新思路、新方向,打造青年学者蓬勃发展的新势力、新局面。

  古今风云·青年论坛》第二期将聚焦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生态水文过程、模型模拟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间:2023630日(周五)08:30-15:30

    点:地环所岩心库大楼1102会议室

   邀请人:杨阳、宋怡、张萍萍、王云强

   受邀专家及报告题目

   

**备注:汇报25分钟,交流15分钟。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

   协办单位:地球环境研究所青促会小组/中科院青促会地学分会/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研究室/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观测站

      阳(15009585371);汪 婷(17743126568 

   邀请专家简介

  报告1:土壤胞外酶与土壤碳循环(08:40-09:20

  陈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微生物胞外酶机制。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8年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入选2023年中科院高层次人才计划。在Science Advances, Nature Geoscience, PNAS, 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logical Reviews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等杂志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编委,Functional Ecology副编辑。为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Geoscience, Ecology Letters80余种国际期刊审稿。

 

  报告2: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09:20-10:00

  简金世,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年获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作物与土壤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先后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在土壤呼吸数据库构建、GPP和土壤呼吸量化、土壤呼吸观测方法优化、土壤水蚀与土壤碳库动态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陆地碳循环和土壤保护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理清和模拟土壤碳库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参与美国能源部、环保署和农业部等6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ESI1%高被引论文3篇,Google Scholar H 指数15,近五年引用900余次。

 

  报告3:黄河流域淤地坝拦沙效益及储碳机制(10:00-10:40

  方怒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流域水沙非线性变化、泥沙来源复合指纹示踪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中科院西部人才A类等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Earth’s Future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7篇,第一完成人获批发明专利3项,参编专著5部。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水土流失过程与生态调控团队核心成员,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等。

 

  报告4: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对区域水资源和碳排放影响评估(10:50-11:30

  孙世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陕西省杰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兼任国际SCI期刊Irrigation Sc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Vadose Zone Journal副主编,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副秘书长、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利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202021年担任基金委工材学部水利学科面青地项目会议评审专家、2022年担任重点项目会议评审专家。长期聚焦水与粮食安,在粮食水足迹与虚拟水、水文遥感和农业生态系统水碳过程与节水减排调控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中科院一区论文60余篇),论文总被引3000余次,h-index28,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农业节水科技奖、陕西省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励8项。

  

  报告5:高原鼠兔:高寒草地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驱动者(11:30-12:10

  张超,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恢复及环境效应。任SCI期刊《Frontier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Agronomy》、《水土保持通报》、《中国沙漠》等期刊编委。入选国家林草局青年拔尖人才(2021)、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A人才(2020)、陕西省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2017)等支持计划;荣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2021)、陕西省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2020)、陕西省创新青年科技新星(2019)、陕西省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2019)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3)。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国家林草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2)、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中国林学会梁希优秀论文一等奖及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十佳青年优秀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重点研发专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等/一等资助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Ecological Applications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等土壤/生态科学领域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2000余次,参编专著1部,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项。

  

   报告6:水汽传输过程对第三极水体稳定同位素的影响(14:00-14:40

  高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施雅风冰冻圈与环境基金青年科学家奖等、奋斗者正青春代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水体稳定同位素变化过程与水汽传输机制研究,主持建成了首个青藏高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三维观测平台,开展了浮空艇高空三维连续观测的新技术应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现担任国际冰川学会(IGS)理事会理事、国际冰冻圈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IACS-CNC)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同位素分委员会委员。

  

   报告7:北半球湿润区对全球蒸发增长趋势的贡献(14:40-15:20

  朱高峰,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态水文、模型研发和参数估计方法研究,建立了敦煌农田生态系统水文-气象综合观测站,研发了基于地下水-土壤水-植被-大气连续体理论的水文模型。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资助,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指导论文获甘肃省优秀学位论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ydrology,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Plant and Soil 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总被引2700多次。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甘肃省遥感学会理事。

相关下载:无下载附件
Copyright © 1999-2019 East Asian Paleoenvironmental Science Database 版权所有: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
联系电话:029-62336213 E-mail:zhaohl@ieecas.cn 技术支持:北京文石杰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